首页 > 精选资讯 > 严选问答 >

节约里程法的基本原理

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

问题描述:

节约里程法的基本原理,急到跺脚,求解答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26 11:55:47

节约里程法的基本原理】节约里程法(Savings Algorithm)是一种用于优化物流配送路径的算法,广泛应用于车辆路径规划(Vehicle Routing Problem, VRP)中。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不同客户之间的“节约里程”,来确定最优的配送路线,从而减少总行驶距离、节省运输成本和提高配送效率。

一、基本原理总结

节约里程法由Clarke 和 Wright 于1964年提出,主要基于以下几点:

1. 初始路径设定:每条配送路线从配送中心出发,单独访问一个客户,再返回配送中心。

2. 计算节约值:对于任意两个客户i和j,计算将它们合并到同一条配送路线中所节省的行驶距离。

3. 选择最大节约值:根据节约值的大小,优先合并那些能带来最大节约的客户对。

4. 重复合并:在满足车辆容量限制的前提下,不断合并客户,直到无法再合并为止。

该方法的关键在于合理计算并排序节约值,以确保最终路径既符合实际约束,又尽可能地缩短总行驶距离。

二、节约里程法关键公式与步骤

步骤 内容说明
1 确定配送中心与各客户的位置坐标
2 计算每对客户之间以及客户与配送中心之间的距离
3 初始设定:每个客户独立成一条路线
4 计算所有客户对(i,j)的节约值:$ S_{ij} = d_{0i} + d_{0j} - d_{ij} $
其中:d0i 是配送中心到客户i的距离,d0j 是配送中心到客户j的距离,dij 是客户i到客户j的距离
5 按节约值从大到小排序,依次尝试合并客户对
6 在不违反车辆容量限制的前提下,合并客户
7 重复步骤5-6,直到无法再合并

三、节约里程法优缺点

优点 缺点
简单易实现,计算效率高 对初始路径依赖较强
能有效减少总行驶距离 可能无法得到全局最优解
适用于中小型规模的VRP问题 不适合复杂约束条件(如时间窗、多车型等)

四、示例说明(简化版)

假设配送中心为O,客户有A、B、C三个点,各点之间的距离如下:

距离 O→A O→B O→C A→B A→C B→C
距离 10 15 20 5 12 8

计算节约值:

- S_AB = O→A + O→B - A→B = 10 + 15 - 5 = 20

- S_AC = O→A + O→C - A→C = 10 + 20 - 12 = 18

- S_BC = O→B + O→C - B→C = 15 + 20 - 8 = 27

按节约值排序:S_BC > S_AB > S_AC

优先合并B和C,再考虑其他组合。

五、总结

节约里程法是一种实用且高效的路径优化方法,尤其适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快速生成可行的配送方案。虽然它不能保证找到全局最优解,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具有很高的价值。随着技术的发展,许多改进版本和结合其他算法的方法也不断涌现,进一步提升了其适用性和准确性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