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炙手可热的原意是什么】“炙手可热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非常热门、受关注。但许多人并不清楚这个成语的真正原意和出处。实际上,它的本义与现代用法有较大差异。
一、
“炙手可热”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丽人行》,原意是形容权贵气焰嚣张、炙烤得手都感到热,比喻其地位显赫、权势熏天。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某人或某事非常受欢迎、受到追捧,但在某些语境中仍保留原意,带有贬义。
因此,“炙手可热”在现代多用于正面语境,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表示对权势者的讽刺。
二、表格对比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炙手可热 |
出处 | 唐·杜甫《丽人行》:“炙手可热势绝伦,慎莫使酒乱性。” |
原意 | 形容权贵气焰嚣张,炙烤得手都感到热,比喻权势极大,令人畏惧。 |
现代用法 | 多指某人或某事非常热门、受欢迎,受关注程度高。 |
语义变化 | 从贬义(权势压迫)到中性或褒义(热度高) |
使用注意 | 在正式场合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误解;可用于讽刺权势者或称赞热门事物。 |
三、结语
成语“炙手可热”虽然现在常用于描述热度,但其原本含义却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。了解成语的本义有助于我们在不同语境中更准确地使用它,避免误读或误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