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资讯 > 严选问答 >

精卫填海原文译文

2025-09-20 04:32:17

问题描述:

精卫填海原文译文,卡了好久了,麻烦给点思路啊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0 04:32:17

精卫填海原文译文】一、

“精卫填海”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之一,出自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。故事讲述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溺亡后,化为一只名叫“精卫”的鸟,日复一日地从西山衔来小石子和树枝,试图填平大海。这个故事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坚持不懈的毅力。

虽然故事简短,但寓意深刻,常被用来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要有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。本文将提供“精卫填海”的原文与译文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内容与含义。

二、原文与译文对照表

原文 译文
又北二百里,曰发鸠之山,其上多柘木。有鸟焉,其状如乌,文首,白喙,赤足,名曰“精卫”。其鸣自詨。是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于东海。 再往北二百里,有座山叫发鸠山,山上生长着许多柘树。有一种鸟,它的样子像乌鸦,头上有花纹,白色的嘴,红色的脚,名字叫“精卫”。它的叫声像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。这只鸟是炎帝的小女儿,名叫女娃。她到东海游玩,不幸溺水身亡,再也没有回来,于是化作精卫鸟,常常从西山衔来树枝和石头,想要填平东海。

三、故事内涵与启示

“精卫填海”虽是一个神话故事,但它蕴含了深刻的哲理:

- 坚持与毅力:精卫虽知大海浩瀚,仍不放弃,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。

- 反抗命运:女娃因意外死亡,化为精卫,表现出对命运的不屈抗争。

- 精神传承:故事传递出一种永不言弃、持续努力的价值观,激励后人面对挑战时勇往直前。

四、结语

“精卫填海”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典故事,不仅具有文学价值,更承载着深厚的思想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即使面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只要持之以恒,终能有所成就。通过本文的原文与译文对照,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古老而富有启发性的神话故事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