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:
有小儿戏于山野,忽见一虎自林中出。众皆惧而逃散,唯此小儿立原地不动。其父见之,急呼曰:“速避!虎甚凶猛,汝何不惧?”小儿笑答:“儿观此虎,不过皮毛之威,岂能伤我?且虎性多疑,见我无惧,必不敢近。”
其父奇之,问曰:“汝何以知虎性如此?”小儿曰:“常闻人言,虎虽猛,却最忌胆大之人。若遇胆怯者,反觉其弱可欺;若遇无畏者,则心生忌惮。故儿有意示之以无畏,令其退去。”
果真,虎果徘徊良久,终未敢近前,转身离去。
翻译:
有一个小孩在野外玩耍时,突然看见一只老虎从树林里走出来。大家都害怕得四散逃跑,只有这个小孩站在原地一动不动。他的父亲看到了,急忙喊道:“快跑开!老虎非常凶猛,你为什么不怕呢?”小孩笑着回答:“我觉得这只老虎,也不过是靠外表吓人罢了,它怎么可能会伤害到我呢?而且老虎天性多疑,看到我不怕它,一定不敢靠近。”
他的父亲感到很惊奇,问他:“你怎么知道老虎有这样的性格呢?”小孩说:“常常听人们说,老虎虽然厉害,但它最忌讳那些大胆的人。如果遇到胆小的人,反而会觉得对方软弱可欺;但如果遇到无所畏惧的人,就会心生忌惮。所以我故意表现出不怕它的样子,让它退缩离开。”
果然,那只老虎在旁边徘徊了很长时间,最终还是没有敢靠近,转身离开了。
这篇故事通过一个小孩子的智慧和勇气,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或危险时,保持镇定和自信的重要性。同时,也揭示了自然界中动物的一些行为特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