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水深火热什么意思啊】“水深火热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民生活非常困苦、处于极度艰难的境地。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历史典故,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。
一、成语释义
成语 | 水深火热 |
拼音 | shuǐ shēn huǒ rè |
出处 | 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如水益深,如火益热。” |
本义 | 原指水越深越危险,火越热越难忍受,比喻处境极其艰难 |
引申义 | 形容人民生活困苦、社会动荡或战争带来的苦难 |
二、成语来源与演变
“水深火热”最早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,原文是:
> “今王之民,老弱转乎沟壑,壮者散而之四方者,几千人矣;而君之仓廪实,府库充,而君之民不被其泽,亦甚矣!……如水益深,如火益热。”
这段话的意思是说,百姓流离失所,而国君却享受荣华富贵,这种对比让孟子感到非常痛心。他用“水深”和“火热”来比喻百姓所受的苦难,表达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。
随着时间推移,“水深火热”逐渐成为形容人民生活艰难、社会动荡的一种常用表达方式。
三、常见用法与例句
用法 | 示例 |
描述人民苦难 | 在战乱年代,百姓水深火热,生活极其艰难。 |
形容困境 | 他创业初期水深火热,几乎撑不下去了。 |
表达同情 | 看到他们水深火热的处境,我非常心疼。 |
四、使用注意事项
1. 适用对象:多用于描述集体或大众的苦难,而非个人遭遇。
2. 情感色彩:带有强烈的悲悯和同情意味,不宜用于调侃或轻描淡写。
3. 搭配词语:常与“百姓”、“人民”、“生活”等词搭配使用。
五、总结
“水深火热”是一个富有历史底蕴和人文关怀的成语,它不仅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,也反映了古人对社会公平与民生福祉的关注。在现代语境中,这一成语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,提醒我们关注弱势群体,推动社会进步。
如果你还想了解类似成语的含义,欢迎继续提问!